“四好”风采 | 审计署郑州特派办谢瑞涛:不忘初心 持续提升 与审计事业共同成长

来源:审计署郑州特派办 时间:2025-09-08

审计署郑州特派办谢瑞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审计业务能力,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该同志2016年度至2024年度连续9年考核优秀获得嘉奖、记三等功3次,先后被评为“2019—2021年度审计署优秀共产党员”、“2022—2024年度审计署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度审计署优秀审计案例先进个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

秉持“三立”精神,做新时代合格审计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机关提出“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谢瑞涛忠诚践行“三立”要求,心怀“国之大者”,持续提升尽责担当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韧劲。

持续淬炼党性修养。谢瑞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落实好中央关于金融领域的相关政策要求,持续学习专业领域的宏观政策、理论知识、业务创新等内容,做到以学促审,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多次在审计项目攻坚环节迎难而上,为重大问题的突破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

切实落实研究型审计。在多年审计工作中,谢瑞涛要求自己保持“两新”,即及时了解学习最新行业政策法规、掌握新的审计科技和方法。注重通过财经类期刊和网站跟进行业政策和动态学习,加强对被审计行业电子业务系统功能研究,将审计资源、政策法规、技术手段和审计方法结合,不断提升能查能说能写本领,保证高质高效完成审计任务。

坚守高原展现担当。2016年至2021年,谢瑞涛参加在青海实施的政策跟踪、脱贫攻坚、经济责任等多个审计项目,深入当地群众家中了解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产业扶贫等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用审计力量推动相关政策落地、惠及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坚守高原、依法审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青海审计精神。

聚焦“两个重大”,扎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队伍忠于职守、敢于担当、铁面无私,用查处重大问题、揭示重大风险的实际行动,践行绝对忠诚、绝对过硬、绝对可靠,打造了“国家审计”金字招牌,值得党和人民信赖。谢瑞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厚植许党报国、执审为民的境界情怀,坚持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必须揭示反映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典型问题,聚焦查处重大问题和揭示重大风险,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坚持原则、一查到底,用实际行动践行绝对忠诚、绝对过硬、绝对可靠。2020年10月,谢瑞涛转岗到金融审计处,针对金融领域资金密集、风险多发、问题突出的特点,以多年在审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快速适应新岗位,按照项目分工,紧盯被审计单位权力运用、大额资金使用、重大利益分配等可能出现违纪违法问题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项目档案资料、业务电子平台,并结合相关数据,从业务、资金、企业等多链条入手收集分析资料,从海量数据资料中抽丝剥茧锁定问题业务,在大量细致严谨的取证工作后,查实了相关人员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揭示了相关业务存在的风险。

落实“三能”要求,做好审计方法经验传播

“能查、能说、能写”是审计人的基本功,也是审计成果和审计质量的保证,需要通过不断专业训练和业务实践来持续提升。工作中,谢瑞涛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挖数据、关联穿透核查等手段练就精准发现问题本领,夯实“能查”的根基;以沟通为桥梁,用清晰的逻辑、严密的表达认真完成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提升“能说”的能力;以审计底稿、报告为平台,将审计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条理分明的报告语言,助力审计成果显现,持续强化“能写”的素养。同时,他注重总结审计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典型案例,将工作积累的数据材料、审计方法和分析思路等梳理成可复制的分析语句、数据包和文档材料,利用集中整训和日常交流的时机与同事们分享,推动审计经验方法从“个体掌握”向“群体分享”转化,从“零散经验”向“系统总结”提升,以经验传播赋能团队能力提升。谢瑞涛发挥实务导师“传帮带”作用,聚焦审计工作实战需求,以“教方法、带思路、传经验”为核心,在具体项目中指导学员学习掌握审计方法,引导学员建立数据分析的系统思维,动态跟踪学员的成长,将导师作用落到实处,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责任编辑:张弛